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工投文苑

飘逝的芦苇花

发布时间:2018-11-05 阅读量:

□  孙延兵

十月的季节,芦苇花开的季节。

记忆中,小时候的农村,芦苇是最常见的一种植物,随处可见,沟渠边、河边,池塘边……

想起芦苇,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小草,它们的生活状况似乎差不多。没人管理,没人施肥,自生自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它们最好的写照。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河边、池塘边的芦苇便争先恐后地冒出新芽来。

那时的河边,最多的是芦苇。一个个笔挺的站在那里,不偏不倚,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阵风吹来,发出“嗦嗦”的响声。

芦苇长得很快,待到夏天的时候,便长得老高老高的,有的五六米高。河边的芦苇由于没有东西遮挡,往往长得比池塘边的芦苇高而壮实,且叶子宽大,是包粽子的好材料。

端午节前后,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便会按照大人的吩咐,去河边摘些芦苇叶包粽子吃。那时的芦苇叶很多,用过一次便扔掉了,不像现在的城里人,还要把用过的芦苇叶洗净晒干,留着来年再用。

秋天是芦苇成熟的时候,也是芦苇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河流的两岸,灰蒙蒙的一片,波浪起伏,煞是壮观。

不同的芦苇品种,开着不同的花,有淡青色的,有白色的,还有紫色的。此时,芦苇茎秆上的叶子已由原来的青色慢慢地变枯,零落在地上,唯有芦苇花在秋风的吹拂下,高昂着头,翩翩起舞,飘来飘去。

冬天的时候,河里、池塘里的水位下降,勤劳的农民们便开始忙着收割着芦苇,一捆捆砍倒的芦苇被运回家里,放在通风的地方,随风吹上几天,晾干一下水分,然后将芦苇花用刀剪下来,留作冬天用。

在那个贫瘠的年代,芦苇的全身都是宝,伴着许多人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冬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一些手艺人会将芦苇的茎秆用刀劈开,处理一下,编席子,编多了拿到街上去卖。芦苇席子,人躺在上面,很是凉爽。那时,农村家家的席子基本是芦苇席子。

人穷的时候,夏天热不怕,大不了多冲几次澡,最难过的是冬天。

那时的农村,家家都穷,冬天哪里还有什么铺被,芦苇花便是最好的铺被。席子下面铺上厚厚的一层芦苇花,特别的暖和。记忆中的冬天不少都是在芦苇花作为铺被度过来的。

芦苇花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做鞋子。用麻绳、芦苇花、布条为原料,编成鞋子,一种叫“毛窝子”,另一种叫“木屐”,木屐就是下面增加一块鞋状的木板,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脚可以不着地,无论天如何的冷,丝毫不觉得冷。

芦苇花还可以做鞋垫用,也是特别的暖和,尤其刚放进去的时候。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随着河流疏浚次数的增加,河岸两边的芦苇渐渐地少了。如今回农村老家,也很难见到芦苇。纵使见到,也是零星几棵,很少有一大片的。城里似乎更是难见,儿子对芦苇花的记忆只是从电视、电影中偶尔见到。

前不久的一天,当我到郊外的河边再次看到芦苇花的时候,我的记忆瞬间又复苏了,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心中骤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温暖,我知道那是芦苇花的温暖,伴我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