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工投文苑

味蕾深处是故乡

发布时间:2022-06-16 阅读量:782

□  圩 子

徐圩盐场,一块曾经有着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在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养育过一代又一代盐场人。在一路风霜雪雨的岁月里,这里慢慢变成一群盐场人难以割舍的生息地,被称之为“徐圩”的故乡。在祖祖辈辈战天斗地的岁月里,这里也慢慢变成徐圩人代代相传的生命记忆,至今都还缠绕一种家的味道。比如从盐圩人家炊烟里尽数飘散开来,那一道鲜美菜肴的味道。

说起盐场的菜肴,莫过于餐桌上的沙光鱼。沙光鱼是盐场滩涂特有的一种鱼类,从春天四五月的幼崽,一直生长到寒冬腊月的老态龙钟,是盐场人从年头到年尾都能吃到的一道菜。说起盐场的沙光鱼,又莫过于来自于故乡徐圩滩涂生长的沙光鱼。据说这是和徐圩海水的温度和咸度有一定关系。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更适宜沙光鱼的繁育生长,有利于提高其肉质的鲜美度,会给人一种“余味绕梁三日”的感觉吧。

    沙光鱼,学名叫“矛尾刺虾虎鱼”,一年一生,繁殖快、生长快,嘴大头大肚皮大,成体鱼长可过尺。每年四月沙光鱼只有尺把长时,盐场人就开始将其纳入盘中餐,直到寒冬腊月,也不乏还有人捕其食之。盐场人喜欢捕沙光鱼,其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有手摸的、有钩钓的、有网捞的、有簖捕的。用蚂蟥砣钓沙光鱼,是盐场人最简单见效的一种捕鱼方式。

上初中那会儿,一到暑假,我就开始忙活着钓沙光鱼的事情了。记得有一次黄昏,我去管港工区头圩小组的养水滩钓鱼。由于都是现场腌制串起来的新鲜蚂蟥,一下水就吸引大量沙光鱼前来抢吃。每一钩上来都是两个以上的,而且是钩一落水,鱼就咬钩。鱼钓得正起劲,让我一时间忘记自己还站在离岸几十米的水里。忽然雷声滚滚,紧接着的就是一阵豆大的雨点扑面砸来。水里的鱼仍是在使劲地咬钩,不停地拽食。心想反正是来不及躲雨了,索性就钓个痛快。噼里啪啦的雨点,在水面胡乱砸起数不清的水窝,水底被搅混视听的沙光鱼,却能不约而同凭着嗅觉寻觅到我肉鲜味美的蚂蟥砣。不足二十分钟的功夫,雨过天晴,我却钓到近一鱼篓的沙光鱼,个个肥头大耳,光亮的很。身后的鱼篓沉沉的,时不时还能听到鱼集体“哗变”的声音。这场突袭而来的雷阵雨,给了我一次意外收获的机会。夕阳的余晖洒满微波粼粼的咸水滩,明晃晃闪着金光。一两只不知名的野鸟,冷不丁从左边埝埂的草丛飞出来,飞过我的头顶,悠闲自得掠过水面,飞向远处的天空。这是一个共享夕阳时光的场景,油画一般,恬静自然。一份对自然生命的敬仰之情,不经意间从我感怀的底处油然而生。我已经有五分钟的时间没钓到一条鱼,开始背着竹编的鱼篓在水里来回走,换了七八处的钓鱼点,花费半个钟头的时间,结果还是一条鱼也没钓到。眼见夕阳要落山,只有收杆上岸,一时间离开水的沙光鱼,竞相跳跃着,想逃出我湿漉漉的鱼篓。幸亏之前用渔网把鱼篓口织成漏斗口,才让沙光鱼无处可逃。

盐场人也喜欢吃沙光鱼,在吃方法上,更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夏之季,沙光鱼在一柞长之内,可红烧,也可做成甜咸不等的鱼干,甜鱼干冬天烧白菜,咸鱼干随时清蒸油炸吃。到沙光鱼体长及尺,可烧汤,亦可红烧。即便是到了寒冬腊月的生命尽头,仍然可捕其烧汤,满足一下味蕾解解馋。

在那寸斤寸两的票证年代,沙光鱼一直都是盐场人家餐桌上的常用菜。因为沙光鱼满滩都是,不用凭票去买,只是在做菜的时候,家里半大的孩子到滩上随意去捕捞些,红烧一盘,顺便拣几条烧汤。用草锅红烧沙光鱼,是盐场人最简单的吃法。一盆四五斤重的沙光鱼被抠腮去肠洗净后,放在锅边,一边准备些蒜葱姜椒,一边烧锅放油,油热后,放入蒜葱姜椒,快速翻炒几下,加入适量水和酱油,然后把沙光鱼倒进锅里,盖上锅盖,中火烧至锅开,再小火烧炖几分钟,一股盐场特有的浓浓鱼香味顿时在满屋散发开来,飘散在盐圩的里里外外。假如鱼锅边还贴有一圈薄薄的面饼,更是给人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这就是盐场人称作“穿汤烧”的做法,烟火气很浓的那种。说到用沙光鱼烧汤,更是有代代相传“十月沙光赛羊汤”的美誉。普遍的做法是选取一些硕大的沙光鱼,清水下锅慢慢熬至奶白色,加些葱姜和食盐,再小火熬几分钟,起锅饮用。那种原汁原味的鲜,穿心而过,变成一道驻留故乡的记忆线,久久摇曳在我们年轮的时光里。再有就是夏天腌制储备,冬天早晚常吃的腌制沙光鱼干,做起来简单,吃起来下饭。记得小时候,在缺衣少食的冬天,父亲经常用储备的咸鱼干当菜,特别是做早饭的时候,和些面糊,用平底锅在煤炉上摊一些单面饼,过后顺便在锅里炕一盘脆香的咸鱼干。吃饭时裹在单面饼里,既当饼又当菜,节省不少用餐的时间。还有就是清蒸沙光鱼干,也是盐场人家餐桌上常有的一道菜,用的都是一些体长及尺的肥大沙光鱼,蒸熟的鱼肉嚼劲十足,满口香,让人回味无穷。后来随着盐场生活条件的改善,干炕的咸鱼干变成油炸的,被编进港城每一家饭店的菜谱里。

因为一种鱼的口碑,拉长徐圩人难以忘却的岁月情丝,在徐圩滩涂行将渐行渐远的历史长河中,赓续故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