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工投文苑
且听唐诗咏淮盐
发布时间:2021-01-21      信息来源:      发布人:liminghu      点击:

□  胡可明

几万首的唐诗中,不乏写盐之作,而畅咏淮盐的,多有出自名诗人之手。本拙文采撷少许,以飨读者。欢迎指教!

盐业向关国计民生。自春秋齐国的相国管仲将盐业纳为国家管理后,盐税就成为历朝历代国库收入重要一项。隋朝文帝一改春秋至汉对食盐生产实行极为严格的管控政策,于开皇三年(583)朝廷解除盐禁,由百姓自由开发盐业。此政策被唐朝沿用至唐天宝十四年(755),推动了盐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江淮自古有鱼盐之饶。南北朝时,已是“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唐大诏令集》则称:唐时的经济现象也是“引鱼盐于淮海”。唐天宝十四年(755)发生“安史之乱”后,唐廷“盐铁重务,根本在江淮。”是故,唐至德元载(756)十月,江淮租庸使(财税官)第五琦置海州东海监(管理盐业的机构),古海州境生产的淮盐成为了唐中期所能掌控的重要财税资源。后任刘晏在以淮盐产区为主设立十监四场来管理全国盐业时,在淮盐区就设立了两个监院,在泗州涟水设立了涟水场,该场是为管理古海州淮北盐区的盐产与盐运。

唐朝时,淮盐生产采用“刺土成盐法”,即在海边耕土成田,引“海潮浸荡,久成咸土”,再“以土煮盐”,终“多收其利”。古海州地域淮盐生产者为提高产量,在海边建成大片这样的盐田,成为农田、乡村、集镇、城市与大海的中间地带,形成海在远处不可见、广袤盐田满眼帘的风景线。此情景被唐代诗人刘长卿写进了《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诗中,其诗句“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详见原诗。下同)最为传世。全诗描写了怀仁县(萧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置怀仁县,至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始改称干于县)新月夜的海陆空三景。此时看到明月下有孤雁在寒塘飞起,海边接壤成片的盐田,也清晰可见。诗人用寒塘孤雁飞起,来衬托夜色中盐田之静谧。而这种静谧,又表达出淮盐的发展是稳健的,淮盐的贡献是默默的,这无异乎是对淮盐的一种赞美!

唐朝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先进、文明的国家。此间淮盐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产量大,销路广,销区遍及东南半个中国。古海州盐经盐河运至涟水达大运河入长江,销往河南道29个州(含今山东、河南全境,江苏北部和安徽、湖北大部)。在当时的物流条件下,淮盐的大量运销,该是何等的繁忙而壮观的场景啊!故而引得唐朝诗人大歌大咏。诗圣杜甫写诗达1400首,至少10首与盐相关,其中《客居》明确地写了淮盐。诗中有两句说的是商业状况,“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因春秋吴国阖闾推行淮盐生产,史又称淮盐为吴盐)。荆门指的是湖北宜都县西北的荆门山,其形势险峻。但尽管山之峻路之曲行之难,淮盐还是销售到了这里。别的物资(蜀麻)已有好久没运过来,可淮盐却源源不断船运至此。杜甫路过客居于此,都看到淮盐畅运到荆门,运盐船队首尾相连,那么一年四季要有多少淮盐运经此处啊!杜甫在《夔州歌十绝句》中也同样说到了淮盐运销内地。“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夔州地处西南地区,是川江沟通长江中下游地区盐、麻等物资运输中转集散地。诗句写载有万斛(斛为中国旧量器名,一斛约等于今之120斤)淮盐的船队顺风顺水进出夔州。这种陆水相接、江河贯通、千帆竞发、港口繁荣的景象,也佐证了淮盐在当时物流中是何等的活跃,在搞活经济中是何等的重要。诗句中写弄船人掌万斛之舟亦很为清闲,行船中船工们还能坐桌猜押钱财,就更反映出淮盐远销荆湖地区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可见淮盐产量之巨销售之利了。日本国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则有淮盐运销的具体描述:“盐官船运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相随而行,乍见难记,甚为大奇。”是时淮盐实行官、私并运制,圆仁看到的是官船从淮盐产区运输淮盐去扬州的情景。

诗仙李白天宝元年(742)被唐玄宗征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合于权贵,被“赐金放还”。其于天宝三载游历至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作诗《梁园吟》,将自己由满怀报国热忱变成了对朝廷失望的激越而复杂的情感,诉诸笔端。“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唐人有杨梅蘸盐下酒的习俗,李白用杨梅蘸着在河南销售的淮盐以助酒兴,开怀畅饮,咏出了这篇典范的歌行体长诗,使读者好像真切地看到了他那正直的灵魂在左冲右突,抗击那个社会对他的压抑。李白在另一首诗《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中,有“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诗句,此“盐”亦为销售到安徽宣城的淮盐。淮盐成为了李白情丝心绪的寄托物。

淮盐由人创造也由人支配及消费。淮盐受占有生产资料的当权者和从事盐产品买卖的巨商大贾的支配,而广大产盐人艰辛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数被剥夺,这就不免使有些正义感的诗人发出悲叹。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贾客词》中描写了商人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词引文中说:“五方之贾,以财相雄,而盐贾尤炽。”是说盐商的财富雄踞其他诸商之首,其他商人无法与之比肩。在控诉盐商暴富伎俩上,白居易的《盐商妇(恶性人也)》则比较含蕴、委婉。他从反面来鞭笞,更有深度更加深刻。诗以一个扬州(当时为淮盐的运销枢纽和集散地)平民人家女儿,嫁于淮盐商人后,从糠箩一下子跳进了米箩,成为了贵妇人。“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盐商妇,有幸嫁盐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盐商的财富、贵妇人的生活是哪来的?原来,白居易所处的唐朝中后期,实行食盐就场专卖制,突出了盐商在食盐流通中的作用。同为唐朝诗人、曾任御史大夫的韩愈解说了这种盐运体制:“国家榷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则是天下百姓,无贫富贵贱皆已输钱于官矣。”其实官府和盐商赚的都是百姓的血汗钱。盐商交了盐税付了买盐的钱,并是按国家定价卖盐,如何赚得那么许多?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言:“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入官,指纳入国库。入私,入哪里去了?都进了盐商的腰包。盐铁是指管理盐铁行业的官吏,尚书是朝廷管理财政的官吏,他们都被奸滑的盐商所骗。其实,有些官吏是与贩盐奸商沆瀣一气的。诗中句:“何况江头鱼米贱,”一是暗批朝廷重商抑农,二是指相对于盐商妇来说,农副产品是便宜了,而对黎民百姓来说,就不是贱而是贵了。这里要问,为什么一个平民女儿嫁于盐商后,就富到诗中所写的如此程度呢?说到底是因为淮盐产量大、质量优,行销半个中国。经营淮盐的商人,既投机取巧于国家政策,再偷漏盐税,他们不富人也不信啊!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