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和着春风,我们迎来了工投十年华诞,也揭开了工投十年发展的华美篇章。
回顾过去的十年,作为工投人,心潮澎湃,无限感慨。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言,这十年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从2015年3月底挂牌成立的那一刻起,集团便肩负着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引导高新产业、推进产业转型、服务企业发展、重大项目投资”的重要使命,踏上了一条砥砺前行的征程。
回首往昔,集团是在原金桥盐化集团、奥神集团等国有工业资产的基础上重组而生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这一重组,犹如凤凰涅槃,赋予了集团新的生命力和发展契机。成立之初,集团便立足高远,以打造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为目标,精心布局旗下产业。如今,集团旗下拥有全资及控股法人企业41家,集体企业1家,分公司1家,参股企业15家,如此庞大而有序的企业架构,是集团十年发展的有力见证。
在科技创新方面,集团更是成绩斐然。拥有国家强基工程碳纤维复合材料试验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平台如同科技创新的摇篮,孕育着无数可能。1个产业研究院、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研究生工作站的设立,为集团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他们在这里挥洒智慧,助力集团在科技研发的道路上不断迈进。而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殊荣,更是彰显了集团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聚酰亚胺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一奖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集团的发展历程中,让我们看到了集团在科研创新上的深度与广度。
集团挂牌成立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战略部署,精心打造“一核三极”经营格局。以产业投资为核心,如同心脏般为集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产业园区、产业金融、能源产业作为三极,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集团稳步向前。在这一经营格局的指引下,集团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改革创新、管理升级、强企富民等高质量发展举措。正是这些举措的有效实施,使得集团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稳中向好,在全国工业领域崭露头角。集团荣获全国首批工信部认证的“两化融合”企业、中国轻工业制盐行业十强企业等称号,还获批“国家高性能纤维新材料产业研发制造示范基地”,每一项荣誉都是对集团发展的高度肯定。
十年的风雨成过去,十年的征程留心底。我们共同经历了工投创业的艰辛,目睹了工投的腾飞历程。作为工投集团的员工,我为工投的辉煌历程而骄傲,更因工投的发展壮大而深感自豪!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国家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股市、消费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积极因素持续积累,市场信心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趋势明显。
站在新的起点上,集团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紧紧围绕“聚焦解放思想、聚力提质增效、聚势强链扩规”的主题主线,大力实施“重大工业项目投资、高质发展优势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资本运营能力、发展产业园区配套、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优化整合传统产业”七项工程。这七项工程犹如七把利剑,将助力集团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集团加大招商引资、基础投入、项目建设、市场营销、业务拓展等工作力度,旨在着力打造引领连云港市工业转型升级的产业投资运营集团。这不仅是集团对自身发展得更高要求,也是对连云港市工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十年风雨兼程,集团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过诸多挑战,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次次化险为夷,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这十年,是集团全体员工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十年;是不断探索、勇于突破的十年;是在工业领域书写辉煌篇章的十年。
展望未来,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勇毅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持初心,在工业投资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为连云港市的工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集团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工业之林,续写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让我们共同祝愿:工投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