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以光影守护记忆,以铭记照亮和平——《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量:


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民族伤痛;一段段电影影像,唤醒沉睡记忆。走出《南京照相馆》放映厅,爷爷那在我记忆中已经逐渐模糊的身影再次浮现。

《南京照相馆》讲述1937年南京沦陷后,百姓藏身吉祥照相馆,在日军暴行下守护历史真相,从被动求生到主动觉醒的故事。围绕日军拍照片、百姓洗照片传照片,与日军斗智斗勇,最终将屠城罪证公之于众,其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

电影中邮差阿昌、照相馆老金等小人物的挣扎与反抗,让我想起爷爷。他年轻时从东北投身抗战,和电影里的普通人一样,并非什么“脚踏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只是在那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抗战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电影热映后,网络出现反对声音。有人称其煽动仇日情绪”“消费爱国情怀有人觉得画面过于血腥,甚至认为影响中日友好。更令人瞠目的是,日本网民否认南京大屠杀真实性,认为是虚构的故事,甚至将其改称南京事件。这些言行恰恰证明《南京照相馆》这类电影存在的必要性,历史真相不容篡改,当有人试图掩盖歪曲时,我们更要铭记传播

电影原型是南京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的真实故事。19381月,15岁的他冲洗日军胶卷时发现屠杀画面,冒死加印30余张,精选16张制相册。这本相册成了南京审判战犯法庭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将主犯谷寿夫送上刑场。201510月,包括这本相册在内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人类记忆,为揭露日本侵略罪行、维护和平正义发挥持久影响力。

《南京照相馆》没有刻意渲染战争血腥苦难,而是通过小人物展现历史真实。导演申奥希望民众铭记历史而非活在仇恨中。正如《人民日报》评价,这部电影是一场舆论战、文化战为守护历史真相,防止其被歪曲遗忘,而非煽动民族仇恨。

看完电影,我更理解爷爷战斗的原因。那不是对某个民族的仇恨,而是对家园的热爱、对和平的渴望。就像电影里的小人物,从苟活到为正义而战,是民族危亡之际良知的集体迸发。

今天铭记历史,是为珍惜和平、守护真相。若爷爷在世,定会赞同电影的价值。经历过战争的人最懂和平珍贵,面对过黑暗的人最渴望光明。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继续前行。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守护真相。我想,如果爷爷还在世,他一定会赞同这部电影的价值。因为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最懂得和平的珍贵;真正面对过黑暗的人,最渴望光明的到来。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继续前行。

(裕达分公司)



撰稿:王曜

单位负责人:张会鹏

校对:房金鹤

责任编辑:孙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