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桥制盐公司纪委坚持把监督作为首要任务,在推行“日常监督、协同高效”的工作模式下把监督的“探头”深入到日常工作中,关口前移,强化风险管控,以严格的标准推动责任落实,保障公司高质健康发展。
提高“日常监督”精度,在找准问题上下功夫。年初公司纪委成立监督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和车间单位为监督主体。每个监督主体都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实际要求,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明确各自该管什么、怎么管,确保“日常监督”能对准具体岗位和具体问题,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把握“协同高效”尺度,在统筹联动上把关口。公司纪委统筹协调、制定年度专项监督检查计划,并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职责。每季度对各监督主体开展量化考核,及时掌握整体情况,做到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协同联动放大监督效应,提升监督质效。
保持“日常监督”硬度,在问题整改上问实效。针对季度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该公司纪委督促各监督主体逐项进行整改,并按要求建立详细的整改台账,该公司纪委通过实地查看、个别约谈、查阅台账等方式强化监督结果,确保问题整改率达100%,推动形成“发现—整改—巩固—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
带有“协同高效”温度,在推动落实上抓到底。定期到各职能部门和车间单位走访,查看整改进度、整改效果,针对监督主体在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协调不同部门参与其中共同寻求合规高效的解决方案,让监督更有协同性,形成有效、顺畅的闭环管理机制。
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