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双节同圆时的情结

发布时间:2025-10-09 阅读量:

历被红笔圈了两处,十月一日的“国庆”与八月十五的“中秋” 挨得那样近,像两枚相扣的铜钱,叠映出满的喜庆。清晨的阳光刚漫过窗台,邻居老太的小广播就唱起了国歌。盐工踩着露水前往盐池去,胶鞋陷在盐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难得的秋阳把黄海之滨的盐田晒得暖洋洋,铁齿盐耙划过结晶池,激起一片碎银似的光。盐粒格外透亮,像撒在滩涂上的星子 —— 既是中秋的月光,也是国庆的礼花。活碴扬起的盐粒在晨光里画出一道道金色的线,倒比烟花更有看头。盐滩老班长说:“节前,由于阴雨天气频繁,我们开展了塑料滩专项管理行动,确保原盐生产平稳推进。”

秋季的盐粒带着三分喜气,在这双节同圆之际,连海风里都飘着咸甜交织的味道。盐场的老人在灶台前忙得团团转。他们最爱吃的这口咸鲜,便是用盐腌制泥螺了。他们把买来的泥螺倒进瓷盆,撒盐的手势匀得像在分摊田。他们的那份幸福与欢愉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娴熟地做着各种菜品,在调味时,更是用白糖与盐晶在锅里碰撞出细碎的声响。家家户户里的相聚甚欢,与飘扬的国旗相映成趣,倒应了那句“百味归盐,万家归国”。

午后的盐场渐渐热闹起来。挖机挥舞着铁臂,把检验合格的廪盐装进运盐车,指挥调度的小王,嗓门比盐工号子还亮:“这边的盐车满了,直接运往码头!” 远处传来青年人的笑闹,原来是打卡写生的学生,把盐田的白、海水的蓝、国旗的红都画进了画里。傎班的老师傅更是将管仲煮海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盐耙在盐池里划出晶亮的痕迹,像在写一部流动的盐业史。

傍晚时月亮慢慢爬上来,院子里的灯亮映着月光,像撒了把碎金。打开电视,中秋晚会的歌声飘出来。老年人坐在藤椅上,手里剥着橘子,忽然说:“你看这月亮,跟我小时候在老家看见的一样圆,可现在日子多好啊,不愁吃、不愁穿,还能一家子坐在一起赏月。

风里飘来盐晶与桂花的香,混着月饼的甜,还有远处偶尔响起的烟花声。我望着天上的圆月,又看看身边笑着的家人,忽然明白这双节同庆的意义 —— 中秋的月亮,照的是万家团圆的暖;国庆的红旗,扬的是大国安宁的强。就像老年人说的,从前盼着一块月饼的甜,现在盼着一家子团圆的暖,而这份暖的背后,是祖国一天天的强盛,是日子一年年的红火。

海风轻拂盐田,月亮高悬头顶,送来新结盐晶的气息。国庆与中秋的邂逅,并非仅仅是两个节日的简单叠加,更是小家与大国的深情相拥。月亮的清辉,洒落在盐场小院,也倾照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之上。团圆的幸福,早已与家国的温暖,紧密交融在一起。那些在日光下生长的盐粒,此时此刻与月光一同,将人间的团圆腌制得愈发醇厚。许东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