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扎根盐田 向阳而生

发布时间:2025-05-12 阅读量:

——读莫言《不被大风吹倒》心得体会

春日的海风裹挟着盐田特有的咸涩气息掠过灌西盐场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我翻开莫言先生的散文集《不被大风吹倒》,书中那句“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它打倒”盐晶沉淀进我的心底。作为盐场办公室秘书,我在这片承载着百年制盐智慧的土地上工作已有一年半,从初入职场的青涩到如今逐渐上手,莫言的文字让我重新审视了扎根基层的意义,也让我在盐与风的交响中,读懂了生命与坚守的哲学。

这本散文集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在这个大风飞扬的时代,如果不能前进,就踏实地扎在原地,不后退、不堕落、不下沉本身也是种前进。”人民日报评论这本书时写到:或许是举步维艰的逆风时刻,或许是跌落低谷的至暗时刻,不妨咬咬牙、鼓鼓劲,面对苦难而不畏惧苦难,笑对挫折而不回避挫折,就能在大风大浪中岿然不动,在波谲云诡中气定神闲。正如莫言所言:“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作为办公室秘书,我曾陷入“事务性工作缺乏价值感”的迷茫读到莫言与余华“在宿舍熬夜创作、互相调侃又彼此鼓励”的往事豁然开朗每周的工作例会、每季度的经济分析会数份文字材料的字斟句酌,这些琐碎工作恰似制盐——看似重复的劳作,实则是保障万吨原盐品质的基石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就是对“不被大风吹倒”的最佳诠释。同时,莫言“用吃食物、看戏曲排解郁闷”的创作启示,传授与我独特的写作方法即深入生活、深入生产。每逢撰写重要报告,带着笔记本走进盐滩,观察扒盐工弯腰劳作的节奏,聆听卤水结晶的细响,才能使笔下文字褪去生硬,增添盐滩上的泥土气也就是莫言所说的“写作是与生活的深度对话”。

此外,莫言也总在书中反复提及童年与爷爷抵抗狂风的经历:“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成一张弓,双腿颤抖却未曾后退半步”。这让我联想到灌西盐场的生产场景——每年台风季,海风裹挟暴雨侵袭盐田,卤池翻涌、盐廪坍塌的险情时有发生。抢险队奔赴滩涂加固盐廪的坚韧,盐工们用沙袋筑起防线的努力,恰如莫言笔下“与大风对峙”的剪影。书中“大风”不仅是自然界的挑战,更是精神困境的象征。初到盐场时,我曾因业务流程生疏而屡屡受挫一次会议记录因专业术语误记遭领导批评,心情低落了几日,但莫言辍学后靠《新华字典》自学成才的经历点醒了我:我效仿他“以工具书为师”,将灌西盐场志》放于桌面,闲暇时多向主任提问,不断学习“卤水结晶度”“扒盐手法”等专业知识材料越写越熟练让我深刻体会到:困境如卤水,唯有历经煎熬才能析出智慧的结晶。

合上这本散文集,正值灌西盐场春扒热潮。千万亩盐田泛起银光,工人们如星子散落其间。莫言说“风暴使我们成长”,而我想说:盐场的风,吹皱了我们的皮肤,也锤炼了我们的筋骨;卤水侵蚀了盐工们的胶靴,却沉淀了他们的心性。作为新时代的盐场人,我们要像爷爷手中的推车,在物欲横流中守住淡泊;“将脊背绷成一张弓”,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起担当。因为我知道,当海风再次掠过盐廪,那沙沙作响的不仅是晶莹的盐粒,更是一代代盐场人“不被大风吹倒”的生命回响。盖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