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盐河上的驳运工

发布时间:2021-06-29 阅读量:

盐河上的驳运工

许佃来

煮海为盐、滩晒为盐,因盐而兴的淮盐文化延绵千年……

在灌西偌大的滩涂上,盐田分布广,从四面八方的结晶池把海盐集中到坨地——燕尾港码头——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选择水路用艚船驳运海盐,无疑是最有效的集坨方式。因为这个缘故,驳盐河在百里盐滩逐渐形成有效的水路网。

据《灌西盐场志》记载,1956年在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私有船只评议折股入社。燕尾入社船只176条,最大的16吨,最小的4.5吨,总吨位1584吨。

驳盐工人工作的辛苦,非常人可以承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驳盐工一般是两人驾驶一条小船,顺风时挂蓬(帆),无风或顶风时则人下船在河边拉纤,风餐露宿,寒暑不误。“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其实,运盐河上的纤夫远没有这般轻松与浪漫。

弯弯曲曲的运盐河迤逦几十里,人烟稀少,从而使得拉纤的驳盐工异常苦累和寂寞。有一首民谣是当时拉纤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更里来月牙弯,驳盐纤板背在肩,一路奔波一路赶,面朝咸土背朝天。”

据拉过纤的老盐工回忆,由于风吹日晒,他们的脸、胳膊、腿均黝黑的,尤其是夏天,前胸、后背被纤板和纤绳勒出一道道血印。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几乎是天天如此。渴得难受时,就赶忙摘下挂在腰间的小水壶,咕咚咕咚喝几口凉水。累得实在迈不动步时,就卷上一根旱烟,闭着眼睛吧嗒吧嗒吸上几口,算是短暂的享受了。然后又身前倾,蜗牛似的继续沿着仄窄的纤道前行。

初春拉纤也很不好受,此时天气乍暧还寒,运盐河里仍然有薄冰存在,驳盐工们就得破冰出船,他们上身穿着破棉袄,下身只穿着一条补丁摞补丁的单裤,顶着凛冽的寒风踽踽而行。一路上,要过十多道横跨在盐河上的木桥,为了避免船被石头等硬东西磕碰,他们就得把湿淋淋的纤绳一圈一圈捯起来,甩到船上,船过桥后,再重新把纤绳拿到岸上,将纤板套在肩上,刺骨的冰把拉纤人的手指头冻得像胡萝卜一样。每每如此,驳盐工只是破棉袄上匆匆擦两把,继续走路。顺风扬蓬前行也是不容易的,它要一人扶舵,一人操篙,帮助船调整方向。这就要求驳运工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因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发生事故。

1960年春,是驳盐工人永远难忘的日子。燕尾木船社购回两艘拖轮,用于拖带盐艚,这在当时不啻一个特大事件。试航那一天,木船社可热闹了!阳光明媚,和风习习,运盐河两岸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两艘拖轮各拖带12条大小不一的驳船250吨,驳船前后有两根“将军柱”,两船之间用一根粗棕绳相连。每只驳船上各有一名舵手,手中拿着一面小红旗,用于联络。几位拉了半辈子纤绳的驳盐工,激动得热泪盈眶。拖轮汽笛长鸣,托带着驳盐工的希望驶出船坞时,岸边的人群欢呼雀跃。从这天起,灌西正式拉开了驳盐拖带化历史序幕。

1971年,组织8名技术人员去灌云船舶制造厂,学习拖轮制造技术。翌年,职工自己设计、制造第一艘船长17.6米、宽4米,72马力拖轮下水,命名为淮盐202号。

1977年加快发展步伐,先后上马5个内河船队,并提出“坚决拔掉大桅,扔掉纤板”的口号,至1980年,灌西全部实现了驳盐拖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