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灌西97抗击风暴潮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7-13 阅读量:

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灌西97抗击风暴潮的故事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题记

滩涂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瑰宝。得天独厚的大海冲击滩涂让灌河两岸丰绕而富足,而灌河入海口的灌西更是其中的风水宝地。然而这叠翠扬金、喷珠溅玉的人工建设盐田却有她致命的缺陷,面朝大海、地势低洼的她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来自海洋的潜在威胁。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不怕西风下大雨,就怕东风大潮急”的老话,指的就是在初一、十五大潮水的日子里,一旦遇上刮很大的东风时(比如台风),涨潮就比平时快,水头高、流速急持续的时间也特别的长,十有八九会引起海啸。那时的海堤都是用泥土堆成的,很不结实。每逢遇上涨大潮的时候,人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场里就立即组织所有人力,昼夜去守护和加固海堤。

据史料记载:灌西历史上共出现过潮灾12次,都为台风过境引起,给盐业生产和场区人民造成重大的灾难。1939年(民国28年)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五),特大海啸袭击当时的济南场区,风雨潮三者交加,潮位达到4.43米,倾刻间,海潮吞噬了整个场区,惊涛骇浪持续4天,冲塌房屋5000余间,淹死1000余人(我的祖父、大伯父也在此次海啸中遇难惨境凄恻,世所罕见。但是日汪统治当局却置若罔闻,善后无人问事,此后,盐民流离失所,纷纷逃荒,一部分没有逃荒的人,寒者无衣饥者无食。损失盐斤1500万担,灾后又闹了一场病灾,瘟疫又无情地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空前的灾难给灌西咸土地留下了无法抹平的伤疤。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保障灌西盐场的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1953年投资90万元,并动员近万人筑成洋桥至燕尾港,全长20.81公里挡潮海堤,合计土方123万立方。海堤建成后,一直由灌西盐场维修、保护、管理。几十年来灌西先后累计投入资金2331.69万元(截止到2003年,其中1998年至2002年场区居民集资152.47万元)。也正是从那时起,一年一度的汛期前抛石、打桩、治理险段等海堤防汛工作提上重要日程。

1997年8月1811号台风肆无忌惮的咆哮越来越响,灌西的每一间房子都不堪重负地瑟瑟发抖。雪上加霜的是,农历七月十六的天文大潮在这时发挥了它应该发挥的作用。早、晚最高潮位分别达3.9米和4.02米,大大超过了警戒水位,狂风、暴雨、怒潮并发,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骇人力量。

当黎明在风雨中到来时,英勇无畏、不屈不挠已注定成为灌西这一天的不变旋律。6.8公里海堤险段14处出现险情,土方卷走20万立方,挡土墙损坏3200米,顺坝、丁坝被冲毁2450米,石护坡坍塌19720平方米。新滩闸西侧的乙墙、圆弧墙被风浪冲跨,护墙土方大多数被浪潮卷走,闸体变形,护身墙一度过流。决口、溃堤,一切不堪设想的后果迫在眉睫。此时,风雨潮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揪扯着人们的心。怎么办,潮水的疯狂能够阻挡吗?

能!不惜一切代价堵住缺口,保护闸墙,这就是灌西人的选择!人在堤在,这一句传涌了几十年的熟悉口号,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这句口号意味着难以想象的勇气。灌西人用大无畏的精神与风暴潮搏斗,他们在根本无法站直身子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背着泥袋爬向岌岌可危的海堤、闸墙……大堤上、闸口处,党员突击队、抢险队员已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在风速达到每秒近40米、吹在身上就像鞭子在抽,却没有一人后退半步。

那肆虐的潮水仍悬在头顶,铺天盖地的压过来,快要和房顶还高出一大截的海堤眼看就要涨平了,大浪撞击着海堤,掀起几高的水帘,瀑布似的砸下来,发出令人胆颤心惊的那种轰鸣声,但这轰鸣声远高不过大伙们激昂的号子声。

此刻,海堤上下到处都是喊着口号、䠀着泥水、扛着草袋、麻包艰难行走的人群。灾情就是命令。近靠海堤的黄海工区职工群众自发加入抢险行列,大家站在没过腿肚子的泥水中挖泥、装袋子,排好队接力传送给前边的抢险队员。这时就见几个女职工,正在用绳子拖拽一块大石头,海堤上又陡、又滑,石头艰难地向上移动着。但稍一缓手,它又往下跐溜,有人急忙冲到石头后面用木棍扛住。这时其中有人忙扯开嗓子:“一二、一二”大声的喊着号子,所有的人都“嗨哟、嗨哟”地齐声应和着。这一下子,就把精神和力气全都给集中起来了。

那几百斤重的石头刚一推下去,就被咆哮的水流又卷跑了。闸墙上的泥土就像快刀削面团似的坍塌着。很快,那个口子就被狂涛撕成一个几米宽、一人来深的大决口。

这时,就见一位跌跌撞撞、气喘吁吁爬上闸墙的老人(家住闸口附近,灾情发生前让他撤离,倔犟的他就是不走,还说留下来可以帮助大伙烧些开水),用手比划着,跟正在决口边指挥的人员焦急地大声说:“眼前的潮水,凭我在海边过了几十年的经验,看这阵势,那潮水的劲头还很足。快想法子,堵住这个大豁口子啊!”

所有的人,都更加快了抢运物料的脚步。可扔下去的东西,眼瞅着就被急流冲得打着滚儿地跑了。人们急的直跺脚,眼睛红了、嗓子也喊哑了。

台风仍在怒吼,暴雨倾盆如注,潮水继续猛涨。激流如野马狂奔,更加剧了决口的扩大速度。闸墙,随时都会有崩塌的危险,整个盐滩、场区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党员突击队员们抱起麻包,纵身跳入急流中。紧接着,抢险队员、职工群众也都纷纷跳入汹涌的浪涛之中。大家紧挎胳膊,筑起了一道密实的人墙!

天空就像一口倒扣着的大铁锅,一个劲儿地往下压,把天和海挤得都分不清了。天越来越阴暗也越来越寒冷,压得人都快喘不过气来了。那像浓墨染过的云团,紧擦着海面滚动,刮得在泥水中抢运物料的人们直打趔趄。风助水势,浪借风威,呼啸着、翻涌着横冲直撞。

一个被雨水淋了发着烧的青年突击队员,不顾劝阻,一路急跑冲上大堤直接就跳入急流中。冰凉的海水像万把钢针,刺得他嘴唇发紫浑身颤抖。

附近自发而来的群众,绕过指挥人员的阻拦,一个紧跟一个,快速地跳进决口中,汇聚到人墙的队列当中。

海浪更加疯狂地冲击过来,张开血盆大口,它大有要把那道人墙和闸墙一口吞下去的架势。

俗话说,“东风六月寒”,更别说眼下已是苏北的秋季了,那刺骨的冰凉劲儿,直往人的心里头钻。那些站立在冷水里的人们不停地打着冷颤。很疲惫、虚弱的身体,在海浪不断地冲击下摇摇晃晃,随时都有被汹涌的狂风急流卷入大海的危险。

就在这时,先前还在堤上的那位老人此时眼含泪花,端来了姜汤、热酒、红糖水送到大伙的手里。一碗碗热汤、热酒、热糖水,温暖了人们的心窝子。党群、干群更使劲儿地挎紧胳膊,脚跟就像一颗颗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决口里。堤上的人们,拼尽全力把麻包、草包、石块等大包、小包一个又一个快速地推下去。闸墙决口在一点一点地缩小……

兴许是抢险队员们坚强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傍晚台风渐渐小了,且风向也变了,撤离到相对安全地方的广大群众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虽然没有枪林弹雨的危险,却有惊心动魄的较量!在当时两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用忠诚、用责任、用信念、用勇敢,在风暴潮中凝心聚力,共同筑起了一道冲不跨的坚实大堤。经过那场风暴潮洗礼,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在凝聚,激励着万千灌西人在建设新时代“美丽灌西”,奋力打造工投集团盐、养、种重要增长极和高质发展先行先试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值得大写一笔的是,为确保盐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3年灌云县委、县政府下最大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建造沿海人民的生命线——14.6公里标准堤坝(经八路至埒子口),即目前双向六车道海滨大道横卧在灌西沿海,它能抵御更大的风暴潮的侵袭。(许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