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浓情端午 传承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01 阅读量:

又一端午节安康,端午又称端五、端阳、重午、天中节。

角黍、赛龙舟、饰物、药澡等这些传统民风民俗在人们的浓浓碎意中凸显的淋漓尽致。这是人们对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重要传统节日的尊重,也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更是对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据说,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祭奠龙祖演变而来的节日。“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端午也就是“初五,古代的人们习惯把五月的头几天分别用端来称呼,“端一也就是五月初一,“端五(午)”也就是我们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佳节到来,也是各种花卉竞相开放的时节,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勤劳的人们在热切的期盼中,忙碌而热闹的提前准备着红枣、豆沙、肉类等各种口味的粽子,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粽子用菰叶包米而成,外形有角,故名角黍。即便后来粽子成为端午流行的美食,而有些地方仍保留着夏至食粽子的传统,正如白居易诗中所提:“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作嫩,炙脆子鹅鲜。”可想而知,苏州夏至时节依然传承着浓浓的“粽香情”。

后世广为流传,端午食粽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并且还会通过赛龙舟、喝雄黄酒等形式来纪念他永垂不朽的灵魂。据说,楚人屈原因遭谗去职,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充满爱国主义的《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绞,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楚国百姓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来祭拜他,以表达对他的悼念之情。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用楝树叶塞筒,缠上彩丝,演变成棕子样。屈原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蕴藏着他强大伟岸的精神力量,被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

插艾叶,戴香囊。这些也都是端午节最热闹的纪念活动,小时候记得,自五月一日起及端午前一日,大人们采摘些艾草,家家门户之上皆悬插桃艾。据《荆楚岁时记》说:“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门饰以艾草所束人形是为了禳除毒气,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代,人们早已认识到艾的药用价值。俗话说,端午百草都是药,五月五日午时,大人们将早已采摘的新鲜草药煮水,为孩子们洗个草药浴,然后换上新衣佩戴五色丝线、各种款型的香包等民风习俗来预防疾病,满满的都是爱。这些习俗都是人们表达驱邪避凶、祈福佑安的美好愿望。这样看来,其实端午节,也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传承的是一种情怀,沉淀的是一种精神。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文化养分、文化自信,我们也必将成为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许东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