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群芳之间

发布时间:2015-05-27 阅读量:
吴方友
约稿,是件有时愉快有时犯难的事情。上周一,《连云港科普·连云港工投版》组稿之时,我登门赵银笙先生的工作室,请他写一篇企业文化征文(征文活动是由房地产公司所属泰运公司支持的),银笙兄很是帮忙,次日即把稿发了过来。不愧是快笔轻骑!我暗暗叫好。但我同时约了另一份稿件,不料作者回答,我已内退,就此搁笔,竟令我长久为之扼腕。我了解这位朋友,是为我们企业写过许多好新闻作品的,贡献诸多,但就此封笔,我的感觉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群芳之中忽然少了一株。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们企业的文化团队少了一株,虽不会使群芳萧索,但那本可溢出的芬芳,却会自敛起来。比起我们的万人企业,宣传文化的队伍本来就不多,文笔不自贵,“秀才”实堪珍,因为一名写手的成长不容易,他本是多年生植物上难结成的一枝。因于此,每当企业文化团队的阿弟和阿妹写出一篇好文章包括好新闻作品来,我都会为之击节赞赏,并且在心中用一把尺子暗自度量:他(她)有没有或能不能入列企业文化团队的第一方阵中?这是对企业文化团队创作力提升的一种民间考量,虽不重要,却也是一种文化民意的表达。前日我曾用“民间创作研究员”的口吻,评价几个人:文采有些粲然了——赵银笙、卢同根、冯家道、王善芳,大步赶上来的还有袁忠、胡昕。这自然让我欣慰。银笙兄则幽默一问:你呢?我灿然一笑;也在努力跟上这“第一方阵”,并致力延长“保鲜期”。我们相互笑视,眸中皆见气象万千。
连云港工投集团的文化团队,堪称是“十步之内有芳草”,完全可以珠串成一族“群芳谱”。这些文化之子,大都具有健康的思想情趣,坚守企业的文化情操,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呈现丰富的精神境界。他们爱盐场,爱企业,爱自己的衣食父母,感恩而感恩,敬畏而敬畏,时时流露出真实的情感世界,独特的慧眼观察,专业的原创能力,勇敢的责任担当,为集团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因于此,我总是情切切地把他们引为自己的手足兄弟。我想,群芳荟萃之日,应是集团的文化宣传风景最为烂漫之时。我还出神地想,要是群英们能“家家怀荆山之玉,人人吐随和之珠”,那该有多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蓬勃发展的青春版连云港工投集团的事业相匹配。